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蒙古族的丧葬
更新时间:2024-06-14 06:58:53

  蒙古人丧葬习俗是在他们游牧、游猎生活中产生并发展演变而来。蒙古人分布地区较广,因此,各地区间丧葬习俗也有所不同。而且普通牧民与帝王丧葬,亦显各异。

  在医疗条件极度低下的古代蒙古社会中死亡率是较高的。当人患病时,身边人精心护理,当医治无效时,就在其毡帐前面树立一枝矛,并以黑毡缠绕在矛上,以示此帐内有病人。自此时起除看护者外,无人敢入其帐 。及死,“有不讳,则就殡殓其中”。

  蒙古人在长期同病魔的斗争中了解了疾病的传染性,因此,这也是防止传染的一种方法。人死,其亲人则痛哭,表示哀悼,并置肉乳于其前,亲友也都前来哀悼,并献食。但也有一些那颜 (官人)贵族妻妾,夫死后以争夺遗产为务者。

  《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二“司马善谏”条:“翰林学士承旨阿目茄八刺死,大夫遣司马明里往唁之。及归,问其所以,明里云,承旨带罟罟娘子十有五人,皆务争夺家财,全无哀戚之情,惟正室坐守灵帏,哭泣不已。”

  蒙古人不管死在哪里,尸首一定要运至故地埋葬。帝王如此,平民也如此。彭大雅说:“其从军而死也,驼其尸以归。否则罄其资橐(tuó 音驮,一种口袋)而瘗(yì音衣,埋尸体或随葬物等)之。”徐霆补注云:“霆见其死于军中者若奴婢能自驼其主尸首以归,则止给以畜产。他人致之则全有其奴畜产。”

  元代蒙古人中流行土葬和火葬

  土葬:

  据文献记载,元代蒙古人中主要施行土葬。如果死的不是很重要的人物,他就被秘密的埋葬在他们认为合适的空地上。几种文字的文献均记载了蒙古人施行土葬时以死者生前的生活资料作为随葬品。普通人的随葬品只有帐幕、马匹、武器等。

  火葬:

  火葬不是蒙古人固有的习俗,蒙古人改宗佛教开始,施行火葬。

  据《析津志》记,大都“城市人家”在佛寺火葬死者,“烧毕,或收骨而葬”,“孝子归家一哭而止,家中亦不立神主。若望东烧,则以浆水、酒饭往东洒之;望西烧,亦如上法。初一,月半,洒酒饭于黄昏之后。”这是所说的“城市人家”,指的是蒙古人,可见从元朝开始,蒙古人实行火葬,但并不普遍。

  随着佛教在蒙古人中的广泛传播,喇嘛们教以火葬,但当时多为帝王贵族、上层喇嘛和富裕的蒙古人中流行。贫苦民火葬者,限于传染病或产后病死者。

  葬法为,请喇嘛诵经超度之灵,脱去死者生前穿的衣服,洗净尸身,用白绸或白布裹尸,置放于坐棺中。然后用人力或驱车运至经喇嘛卜吉旷野,将死者与棺木一起烧掉。高贵者捡其骨灰,和以泥或麦粉,塑成小像,像外以金,银装裹,置于庙中。普通人,火化的第三天捡其骨,放于小木箱,并埋葬。有的把骨灰撒于山、河。

  天葬:

  天葬也是蒙古人信仰喇嘛教之后施行的葬法。佛教徒将尸身布施给饥饿的禽兽充饥以此体现升华无我精神。天葬有两种:

  一种是,人死后,给死者穿上新装,用白布缠身,把尸体放在车上或用马、骆驼驮着,用鞭抽打牲畜,无人驾驭,让它任意奔走,任意颠簸。车走到哪里,尸体掉在哪里,无人管,直到第三天才沿着车辙,寻找尸体,找到尸体,如果尸体已被野禽、野兽吃掉,就认为已经升上了天堂。尸体原样,就要请喇嘛来念经,给他赎罪。

  另一种是,装尸体的车要有人驾驭,在旷野上仍让车任意颠簸,尸体在哪里落地,那里就是吉祥的葬地。马上用土块,石头把尸体圈起来,第三天仍与前述方法一样,去看尸体被禽兽吃了没有,如果被吃了,就高兴地把尸骨、遗物埋葬起来,如果没有被吃,如上述请喇嘛诵经。

  蒙古人信奉喇嘛教后,不管哪种葬法,人死后要请喇嘛念经,要给寺庙和喇嘛赠送牲畜等。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