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泉州“花桥宫”金汁 制药法将失传
更新时间:2024-06-14 06:11:35

  退高烧,到花桥宫,求“金汁”,喝完就能见疗效。在泉州中山路的花桥宫有一种用粪便制作的退烧奇药,名叫“金汁”。几百年来造福泉州市民,可是如今却面临失传的困境。

  “金汁”清澈透亮无气味 用健康人的粪便制成

  据黄文聘老人介绍,这得归功于“金汁”复杂的制作工艺。首先取材就很考究。“金汁”是用健康男童的粪便做成的,而且选择冬至前后一个月的粪便,因为那时人的身体状况比较好,粪便不容易变质。

  花桥宫副董事长王人镇今年70多岁,13岁到花桥宫当学徒,亲眼目睹了制作“金汁”的全过程。

  “打好原浆后,加入五桶上好的井水或泉水搅拌均匀,再用竹筛和纱布进行过滤,把过滤后的液体装入瓦罐中,再加入一小碗甘草水,最后用碗碟盖住瓦罐,用赤土密封,埋入两米深的泥土里。做“金汁”和酿酒相似,封存的时间越长越好,最少要十年以上才能用。”王人镇介绍。

  “这一批‘金汁’是去年冬至,从承天寺挖出的,埋藏于地下的时间是1973年,至今已有38年。当年的粪水在漫长的封存后,变成了如今清澈无味的‘金汁’。”

  这一神奇制药法失传

  据了解,花桥宫于清光绪四年成立慈善救助机构,那时担任第一届董事长的曾遒开始制作“金汁”,而1973年,是最后一批“金汁”封存的时间。

  “花桥宫里没有留下制作药方的记载。”王人镇说,“会制作的人都去世了,这一传统制药即将面临失传。”王人镇说。

  医生:金汁属民间特效药

  “‘金汁’效果很好,它既不属于中医,也不属于西医,但却是民间的特效药。”泉州人民医院退休副主任医生黄志民告诉记者,“金汁”是中国民间千年传下来的一种特效药,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有相关记载,具有治高热的良效。

  “有人认为它不卫生,但确实有效果。”黄志民说,金汁埋在地下越久越好。

  市民:一家四代服过金汁

  “我家四代人在高热时都服过‘金汁’,效果很好。”住在花桥宫附近的泉州市民刘志成先生说到“金汁”充满感激,“金汁,没有什么气味,就像喝水一样。”

  刘志成说,“小时候医疗条件差,每当发热生病时,母亲就到花桥宫去求‘金汁’,我们一家四代人都喝过这个奇药。”

  “金汁”的制作

  需经过繁琐的工序。“必须是十一二岁的健康童男的粪便。” 收集粪便的时间,也有讲究,“须是深秋入冬时,因为这样的季节不容易拉稀”。一年到头,只选用冬至前后一个月的粪便,据说,是因为这段时间的粪便比较不那么臭。也有个说法是,这样的天气不容易孳生细菌。 将四处收集来的一担担粪便倒入大木桶里,往里加水、加土。水,最好是上好的井水或地下泉,土得是红土。老师傅将粪便倒入木桶,往里加水、土。水,最好是上好的井水,土得是红土,然后用力搅拌,一遍遍淘洗,去除杂质。接着用细纱布过滤,最后剩下的粪水入陶瓮,用黄土加封,埋入土里。以碗和碟盖住陶瓮,再用加了盐的黄土加封,埋入土中。“至少得存放二三十年,越久越清,越好!”

  粪便制药 民间曾广泛流传:

  “金汁是很珍贵的药,疗效是毋庸置疑的。”70岁的张永树教授,是泉州市中医院针灸科的主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导,又是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张教授是泉州人,先后师从针灸名家留章杰、陈应龙、黄宗勗。他小时候就知道,有人到花桥宫讨“金汁”,给高烧不退的小孩喝,一点就好了。后来,张教授当医生了,也常给病人开这味药,不少高烧不退的小孩,喝了“金汁”就好了。

  张教授很肯定“金汁”治病的作用。他说,今年年初,由泉州市政协组织,泉州市中医药学会等协助编辑出版的《泉州民间偏方选编》里,第一章“内科”中,就记录了“金汁”治疗发热的用法。编者按里还提到,2007年9月,泉州花桥宫曾将“金汁”的制作方法整理,向省卫生厅上报。

  说到“金汁”的应用,张教授指出,跟其他中药的应用一个道理,“得根据不同人的体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而且“金汁”是一方很凉的药,是治疗高烧不退和小孩夏季热的,一定要体质很热的人才行。

  其实,民间流传的偏方、秘方中,除了金汁,还有人中白、人中黄、童便等,都是粪便制成的药物,曾有很广泛的应用。

  专家解析

  红土发酵 可产生抗生素:

  至于粪便经搅拌过滤、埋藏在地下几十年后,如何会变成金汁,张教授推测,可能与地下水、红土及陶制的瓮罐有关。他说,单单红土一样东西就能治病,普通的红土能治热性热,烧过的红土则可治寒性热。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副教授施文荣认为,“金汁”有疗效并不奇特,如果红土中的放线菌经过此类发酵培养,可在发酵液中产生抗生素,这可能是“金汁”产生疗效的因素之一。“土壤的放线菌很丰富,也是抗生素主要来源菌,但是这样产生的抗生素很多有毒性,所以金汁即使有疗效,同时也可能有毒副作用。”

  因此,施文荣副教授建议,作为中医药界的研究它仍有价值,但把此类物质称为“宝”就言过其实了,毕竟疗效未明确,实验数据缺少。他觉得,金汁不应投入临床使用,但可作为传统医学文化而保留。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