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佤族木鼓
更新时间:2024-06-03 15:35:21

  木鼓,佤语称克罗,是佤族人民用来驱邪捉鬼,召集部落成员,告急友邻,出征战斗的重要器具。他们把木鼓视为通天的神灵予以崇拜,因此,1958年以前,在西盟佤族自治县每一个佤族村寨都有一幢或几幢木鼓房,每幢木鼓房置一对木鼓,谓之一公一母。

  佤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对木鼓有许多民间神话和传说,均与先民们的神灵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紧密联系。围绕着木鼓而举行的拉木鼓、跳木鼓房、敲木鼓和祭木鼓等一系列活动,构成佰族传统的庄重而又热烈的盛大节日活动,是佤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每年12月(佤族的格瑞月)是拉木鼓活动的时节,整个过程一般需10天。首先由头人和魔巴带领部分群众,在黑夜到选定做木鼓的大树,献上贡品,鸣枪驱鬼,再由魔巴念咒祈祷并挥斧砍树数下,接着人们轮流着彻夜把树砍倒,捡三个石头放在树桩上,意即给树鬼的买树钱,然后截一段两米多长的树杆,凿出树耳,穿上藤条,便是要拉的木鼓了;次日清早,全寨男女老少穿戴盛装来到山上,由魔巴挥舞树枝领唱着作指挥,众男子分两边手拉藤条,应声合唱,拉动木鼓,妇女助威呐喊,老人和小孩送水、送酒、送饭,边跳边拉,把木鼓拉到寨门外;木鼓在寨门外要停留二至三天,待杀鸡卜卦选好时辰后,举行隆重的剽猪、剽牛仪式,全寨人一齐将木鼓树拉到木鼓房旁的场地上,由工匠制作。拉木鼓气势浩大,场面隆重壮观,是佤族人民剽悍、团结的充分体现。接下来便是跳木鼓房和木鼓制成后入房上架时的敲木鼓活动,常常是全寨人甚至整个部落成员参加的通宵达旦的歌舞狂欢活动。祭木鼓,则是佤族的一项重大宗教活动。

  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今的木鼓已演变成佤族人民歌舞娱乐的器具。与木鼓相联系的各种活动已成为佤族人民节日喜庆的习俗,而佤族人民勤劳勇敢的品质、团结向上的精神和粗犷朴实的性格却成为木鼓之魂,厚重地沉积在木鼓文化之中。近20多年来,经文艺工作者首次整理演出的《木鼓舞》及后来出现的各种版本的木鼓舞蹈遍及全国各地,多次走出国外,已在国内外产生轰动的影响。1994年12月,西盟县文工队创作演出的《木鼓舞》被国家列入中华民族20世纪经典舞蹈,载人我国的艺术史册。木鼓舞已成为佤族文化的标志之一。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