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民俗饰物靓端午
更新时间:2024-06-14 03:45:48

  百里不同俗,共同的端午节,各地的习俗却大相径庭。在我的家乡,端午不仅是小孩子欢乐的节日,更是大人忙活的日子,包粽子,煮鸡蛋,门框上挂大麦、插艾蒿和桃枝,侍候大人孩子用花瓣泡水洗脸,特别是扮靓端午的饰物,比如给孩子们穿红肚兜儿、戴五彩线、挂彩笤帚、彩炊帚,还有缝布老虎、孙猴子、做纸公鸡这些活计都接踵而至。

  戴五彩线,家乡的方言都习惯叫轧(ga)缕索,系出五丝命可续,所以轧缕索又叫系五彩长命缕,这一古老习俗据说始于宋代。

  轧缕索习俗是在每年端午节的早上,人们取红黄兰绿紫五色丝色或是绣花线,搓成一条粗线绳,在每个孩子的脖子上、手脖子、脚脖子、腰上分别系一条五彩线搓的绳。系此五彩线时,必须在早上太阳出山前完成,所以母亲都是趁早朝孩子熟睡之机操作的。老人们也说不准为什么有此规矩,私下认为:莫非是怕五毒之躯早起,早些拦此五彩线在孩子身上避邪?我不得而知。系五彩线遵循的是男左女右,早年间的端午节,大人孩子都要系,说是为了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缕索从戴上之日起,要等第一场雨下来时,就要剪断它扔进河水里冲走,老人们说,这是要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与轧缕索同时进行的还有在衣扣眼上挂小笤帚和小炊帚的习俗,小笤帚和小炊帚是用丝线或苘麻线勒成的,用苘麻线勒成的小笤帚和小炊帚要染成鲜艳的或红或粉或黄或绿或兰的颜色,小笤帚和农村炕头上放置的用谷秸勒的笤帚一模一样,小炊帚也和刷锅用的炊帚模样相当,只是这两个物件小到了极致,只有一厘米长短,这玩意儿也要戴到下大雨时摘下来丢到河水里冲走,意思是把扫出来的和刷出来的一切的疾病瘟疫都让河水带走。

  端午节虽然百里不同俗,但饰物的制作却有相同的宗旨,都是为祛病避邪镇妖服务的,在威海一带,现在走进农村,在那些老式门楼子底下,你经常还会发现门框与门楣连接处的正中间挂着一个布艺孙悟空,身着黄衣,头戴佛帽,一只腿搭在另一腿前蜷曲,一手持着金箍棒,一手打着眼罩,背后插着用彩布做的五色旗,正从天上飞翔而来,他是专门来老百姓的门前镇妖来的。近年来,社会上一度还出现过做纸公鸡,做布老虎的习俗,无非都是牵强附会地取吉利、强盛之意的。

  时光飞逝,童年经历的一些习俗也随着社会的发展由兴盛逐渐走向隐匿,沿袭下来的习俗不能总与愚昧和迷信挂勾,隐匿了的习俗也不是因为开放和文明才消亡,习俗终究只是一种群居人群才有的乐趣,虽然它们不免被蒙上迷信的外衣,但人们祈愿幸福美好是终究的主题。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