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海口特色文化和民俗节庆
更新时间:2024-06-14 06:00:19

  老城文化

  历史上的海口曾是中国通商重镇,在海口拥有一爿家产,成为所有下南洋的海南华侨的梦想。漫步老城,白色的南洋骑楼、柱廊、敞廊、巴洛克风格尖顶,乍一看,十分欧化。走近仔细端详,墙面上有细致雕刻工艺,都是中国民间特色的图案,百鸟朝凤、龙凤呈祥、松鹤延年,老海关、古钟楼、天妃庙、五层楼饭店记载着海口的昨天。

  语言文化

  海南方言是闽南方言的分支,但在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景观的影响下,海南方言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地方语言。

  海南方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比如北方叫赶集或赶墟,海南方言则叫发市,而发字即为发财的发,其中蕴藏了老百姓的希冀,因为市越发,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换的人越多,意味着市场商品丰富,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北方叫过日子,海南方言则叫做吃。把过日子叫做吃,不但反映了在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社会背景下,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吃是为了做,做是为了吃,以及朴素的生活哲理人生在世,要想吃就得做,有做才有吃,也诠释了老百姓对劳苦后能吃饱饭的企盼。

  琼剧

  琼剧文化

  琼剧又名海南戏,是海南省的地方剧种。它源自海南琼州(今琼山区),故称琼剧。主要有《红叶诗题》、《张文秀》、《搜书院》、《狗衔金钗》等优秀剧目。琼剧曾经流行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还被称作南海的红珊瑚。琼剧的戏票很便宜,8元左右就能看一场。

  小知识:琼剧其实是南戏的一支,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据说它可能出现于明代时期,在海南流行的杂剧的基础上,吸收闽南戏、徽调、昆腔、潮州正音戏、白字戏(潮剧)、广东梆黄和海南民歌、歌舞八音、傀儡戏、道坛乐曲等逐渐形成的一个弋阳腔支系的地方剧种。

  椰子节农历三月三期间

  海南岛又称椰岛,椰子树是海南的象征。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海口均要举办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国际性的大型商业旅游文化节庆,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以海南椰文化和黎苗三月三民俗为主要特色。

  椰子节是海南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地方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旅行者。

  府城换花节农历正月十五

  每逢正月十五元宵夜,琼山区男女老少总要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参加换花活动。玫瑰是换花的主要品种,人们希望通过交换鲜花的方式,表达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祝愿。元宵节还是当地的情人节,青年男女们通过换花向恋人表达内心的情感。在换完花后,数以万计的人们在路边逛花市,吃小吃,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舞。这一民间传统活动始于唐代贞观元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小贴士:换花节最壮观的场面在海口市海府路至琼山市府城镇一带。

  军坡节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

  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区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4天的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也是在海南相传1300多年的乡情民俗。

  每逢军坡节,人们都要仿制当年冼夫人的百通小令旗,祈求一令传下,百事百顺。家家户户还要吃芋头、番薯、葱等,以求得做事稳妥,多子多福,长命百岁。各村还要组织秧歌队、舞狮队,摹仿冼夫人当年的出征仪式,两军对垒,起舞欢歌。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