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思想碎片:汉朝何以灭亡(二)
更新时间:2024-06-14 06:17:32

  东汉疆域

  东汉是西汉贵族的复辟,可是有一些相当重要的改变。这个王朝的核心地区和西汉王朝的核心地区, 基本上是一样的。精耕细作的农业制度,经过西汉的发展,构成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这种经济制度,最重要的资源是劳动力,以此来调动资源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这种制度建立在完善的道路系统上。灵活的 市场交换,施行察举制度的文官系统,在东汉发挥了更灵活的讯息回馈作用。

  汉代的地方层次,因此有相当大的自治空间。可相对而言,这并不是民主制度意义上的自治,必然造成地 方势力集团的膨胀。汉代地方的巨室大族,就是这种地方势力集团,可能延续好几代。于是,本来可以有 助于中央地方平衡的机制,却转变为地方力量的坐大。再加上中央为了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在郡的上面添 上了一层监督郡县的州部,可是州部权力的制度化,反而使每一个州有足够的资源和力量分割中 央的权力。发展到后来,十三个州就不再是代表中央来控制地方,而是挟制地方,挑战中央。

  东汉的外患也是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留在草原的南匈奴,本来和汉朝相当友好,可是在西部又出现新的 力量。在河西走廊一带一直到青海大草原,出现了一些不太大的部落,当时称为羌人,他们正好扼住丝绸 之路的交通要道,对汉朝的国际贸易及汉朝与西域的交通都形成威胁。这一批人数不多的羌人,并没有很严密的组织,却为汉朝增加了不少困扰。

  可能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包括匈奴)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另外一个可能性是当时中国东方和中南部出现长期的瘟 疫,究竟是什么疾病现在已经不清楚,至少可以判断的是天花和某种从中亚传入的不知名的疾病,除此之 外还有多种疾病共同作用。这些疾病在气候比较温和与潮湿的地区蔓延很广,维持很长时间,造成人口的 大量变动,少数民族地区最受影响。在东部和中部的汉人地区,可能因为死亡的威胁,人们都想逃避,于是侵入今天湖南、江西直到广东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地,造成许多纠纷。汉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武装力量, 一方面企图制伏羌人,另一方面也想打开南方。帝国的资源,因为这两项持续很久的战事,也颇为紧张。

  前面说过,十三州部的逐渐独立,使中央能够运用的资源相对减少,以至于西面和南面本来规模不大的战争,却使得中央政府疲于奔命。两汉对比,制度上一点小改变,就可以使得帝国承受压力的能力有很大的不同。

  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东汉中期几次大规模打击匈奴的时候,恰逢北方温度剧降,以至于匈奴人大批的牛羊死于大雪,连牛犊、羔羊都接不上明年的春天。同样寒冷的西北地区,羌人和其他的少数民族也大量渗透进入汉族地区,甚至取代了当地居民,其根本原因也是气候变化。所以在东汉末年,西部边防军董卓跋扈, 启动了东汉的崩溃;而中原东部,在今天山东、河南和苏北地区爆发的黄巾军起义,却是宗教教派发动的 大规模变乱。这一地区,在中国也是比较寒冷的地方。稍微南部一点的百姓可以向更南移动,而这些华北的老百姓,后面有北方少数民族的压力,前面无路可走,又有宗教信仰作为结合的动力,于是大规模的 黄巾之乱爆发了。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