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鄂温克使鹿文化 原始的野性
更新时间:2024-06-03 14:23:19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市大兴安岭北部林区。这个人迹罕至的中国极冷之地一年当中有6个月的冰冻期,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五十多度。在敖鲁古雅密林深处有一个以狩猎为生的鄂温克族使鹿部落。这个部落的鄂温克族同胞拥有独特的使鹿文化,至今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

  300年前从列纳河流域迁至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在森林深处的敖鲁古雅使鹿部落同胞,以饲养驯鹿和狩猎为生,每年随着鹿群的觅食而不断迁徙。由于历史的发展和变迁,驯鹿在北方民族中已先后消失,唯独在敖鲁古雅使鹿部落中得以延续。

  驯鹿是一种中型鹿,以森林中的苔藓为主要食物。从地理分布上来看,它属于北极圈生物。在漫长的岁月里,鄂温克族与驯鹿为邻为伴,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应大兴安岭生态气候的放养驯鹿的方法。驯鹿也是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和经济来源。夏天骑驯鹿出行,冬天则使用驯鹿拉雪橇。驯鹿的鹿茸和鹿皮可以使用,鹿肉可以食用。

  鄂温克使鹿部落在冬春季节每两三天就迁徙一次,夏秋在一个地方最多也只待20天。他们不断搬迁是因为驯鹿如果长期在一个地方居住,就会吃光附近的苔藓,对生态造成破坏,所以只能通过不断迁徙使土地得到休养。长年的游猎生涯,使鹿鄂温克族同胞逐渐养成了乐于搬家的习惯,迁徙也就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们生活在大兴安岭中最壮丽的篇章。

  鄂温克使鹿部落拥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但他们创造的文化与习俗,靠着祖祖辈辈的口口相传,沿袭至今。他们的传统住宅“撮罗子”是亚洲北方狩猎民族别具一格的简易建筑,一种用小杆和桦树皮做成的房屋,呈圆锥形屋架,高3米左右,底部直径约4米,在外面围上桦树皮或兽皮即可居住,顶部留出通烟口。“撮罗子”易搭易拆易搬,冬天盖上防寒保温的狍、鹿皮,就可以过冬。

  大兴安岭目前分散保留了使鹿部落的七个猎民部落,饲养着中国仅存的1200头驯鹿种群。一部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人至今仍在大山中与食野生菌类、饮林间甘泉的驯鹿为伴,过着半定居半游猎的生活。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