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黄道吉日
2022年黄道吉日
2022年01月黄道吉日
2022年01月不宜盖房子的日子
热门资讯
阿拉善盟的米阔鲁节
呼伦贝尔草原莫尔格勒河流域鄂温克牧民的丰收节。每年的5月中下旬,忙完接羔保畜的鄂温克人喜气洋洋地聚集到一起,庆祝一年一度的丰收节日。米阔鲁节要进行一系列生产活动,主要是给马烙印、除坏牙、剪耳记、剪鬃毛及给羔羊割势等。首先从尼莫尔(即放牧小集团)的一头开始,先从马群里套出二岁子马,放倒,人们有的用剪子...
清末的武林传说
说到武林宗师,自然有些掌故要说。最早有史料记载的武林宗师名叫勃鞮,又叫寺人披。此人是春秋时期晋国人,一身武功深不可测,两次单枪匹马刺杀公子重耳,逼得重耳的团队不得不两次流亡海外。要说最牛的武林宗师,则非宋太祖赵匡胤莫属。赵匡胤独创太祖长拳和盘龙棍法,一时无敌,《水浒传》这样写道: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
五台古会节庆
寒食节中元节古会佛事活动古会古会,即各地经年形成的百姓聚汇集市的日子,各地习俗不同,举行古会的日期和主题活动不同。昔日的古会一般带有迷信色彩,多举行求神拜佛、祈祷风调雨顺或求子消灾等活动。近年来各地方逐渐减少了迷信色彩,民间贸易和文艺演出成为各地古会的主要活动。忻州地区各县均有古会,其中比较壮观的有...
瑶族人为什么要缠头?
在广西大瑶山区的瑶族人民有一个十分普遍的习俗缠头。瑶族妇女把周围的头发剃掉,只留头顶上那一部分。然后把辫子盘在头顶上,再用约10米长的黑布头巾包上,形像草帽,大如脸盆,很是美观。有的头上戴有3条弧形大银钗,两头上翘,重量达500克左右。瑶族人有缠头的习惯桂北、粤北及云南等地的一部分妇女戴一种支架高耸...
兴安盟地方曲艺
拉场戏主要流行于兴安盟突泉县一带,因此也称为突泉拉场戏。突泉拉场戏最早起源于东北二人转和单出头,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演变,形成了现在以独幕或多幕剧为演出形式,分正剧、喜剧、悲剧三大种类的一种民间戏剧。拉场戏的内容贴近日常生活,所反映的内容多是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事情,所以深受当地百姓喜爱。突泉县的老百...
三门峡社火活动
三门峡市各县(市)、区均有社火活动,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娱乐性强。社火是一项集声乐、器乐、舞蹈、杂技、滑稽小品为一体的群众性综合艺术活动,内有高跷、芯子(或叫垛子)、旱船、海螺、锣鼓等。一般在元宵节前后大闹3天,俗称耍社火、出社火。出社火前,3至5名青壮年扮作骑士,骑头系红绸马,沿社火路线往返跑三次...
澳门的恋爱婚嫁习俗
澳门居民的96%是华人。虽然400年来澳门被葡萄牙占领,但其民间习俗仍基本上保留着中国的传统,尤其是婚嫁和岁时节庆等风俗。长期以来,澳门的男婚女嫁一直遵循着父母之命,婚妁之言的旧俗。先由媒人说亲,互相交换时辰八字,经过算命先生的占卜,双方认为门当户对后,男家就下鸾章(聘书),送聘礼。聘书上行文多是称...
端午猎日
每年阴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蒙古族有一个特殊的风俗就是打大围,它的规模之大,常超过其他猎日,因此在东部区,个别地方甚至把它作为蒙古族的猎节。打大围,是蒙古族围猎中相当壮观的一项活动,一般在一年中要进行两三次或三五次,日期主要采取约定的办法。但五月端午打大围,却是一次固定不变的围猎活动。相传,很早以前,...
南通风筝
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南通风筝保存了古代"弦响碧空称风筝"的特点,以独特的音响效果著称,与北方的造型风筝分为南北两派。南通风筝俗称"板鹞",以平板六角或六角的变形"七连星"至"十九连星"居多,一般大小都在一米以上,最大的竖起有四、五米高,需卡车运载。"板鹞"上缀满哨口,大小不一,下部的特大哨口...
鬼门关
农历七月三十:鬼门关中国民间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七月十五日是“鬼节”。农历七月初一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这段日子里,阴间的无主孤魂都会涌到阳间,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鬼节”这一天也是“鬼月”里阴气最重的一天,所以人们纷纷在这一天里...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