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年历 十二星座 十二生肖 黄道吉日 民俗文化 周公解梦 查询工具 诗词大全 黄历生活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黄道吉日
2024年黄道吉日
2024年11月黄道吉日
2024年11月不宜破土的日子
2024年11月忌破土的日子
更新时间:2024-06-13 08:49:43
热门资讯
毛豆腐 徽州传统美食
徽州菜讲究“重油、重色、重火工”,当地的段子则说徽州菜“严(盐)重好色,轻度腐败”,而“毛豆腐”就是“轻度腐败”的代表。“毛豆腐”是黄山市一带的传统名菜,它是通过以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故经烹饪后味特鲜。经过发酵的毛豆腐长着洁白的...
谁来保佑我们的家园——风水复活的背后
济世救民是“风水”之所以出现的初衷。虽然传统的风水依旧有很大的市场,但前科学时代留下的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只能给我们经验和启迪,却无力保佑我们当下的脆弱家园。我们已从田园牧歌式的怀旧中苏醒,不会指望过往的“神灵”能解决目前中国的生态安全问题。但在现代城市急剧扩张以及各种城市病不断增多的年代,我们有什么...
风情浓郁的目瑙纵歌节
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姑娘在云南民族村参加景颇族目瑙纵歌节。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姑娘在云南民族村参加景颇族目瑙纵歌节。一位参加景颇族目瑙纵歌节的男子成为“焦点”。5月4日,昆明景颇族目瑙纵歌节在云南民族村举行,风情浓郁的景颇族舞蹈吸引了各地游客的目光。“目瑙纵歌”是景颇语,意为大家一起来歌舞。
清明节的渊源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
徐怀谦:有背景的人才能被尊重?
徐怀谦胡耀邦的女儿在《思念依然无尽》中写了这样一段往事:胡耀邦去世后,正在西雅图进修的她接到爱人从北京打来的电话:你马上和旧金山领事馆联系,想一切办法尽快赶回来。外交部可能已经通知他们帮助你了。当她与领事馆联系的时候,接电话的人嗓音倦怠,极度不耐烦地说:现在已是星期五晚上10点多钟了,你知道吗?都下...
元旦的由来与新年习俗
每年公历的1月1日,是新的一年的初始,中国人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元旦"一词至今在中国已沿用4000多年。"元旦"一词,是中国古代的"土产".在中国夏朝时候产生了"夏历",就是现在的"农历",规定以农历的正月初一为"元旦".在中国汉语中,"元旦"是个合成词,"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
弥渡山歌 一首歌是一个故事
弥渡,曾名迷渡。相传这里是一片浩瀚的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或“瀰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弥渡。它犹如一块翡翠镶嵌于滇西高原。唐代,弥渡是南诏王国腹心之地。十多万中原将士和商贾游民,不仅给这片丰腴的土地带来了农商技术,也给这块多情的地方传播了黄河文化。到了明朝洪武年间,军屯、民屯、商屯和开...
元宵节的习俗和来历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
陇南各区县社火
陇南各区县社火每年春节、元宵节的时候举行。社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六由群众自发开展的民间习俗活动,用来祭祀一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演变到现在,社火则成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欢度春节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既是民族情感的宣泄,又是才智和生命力的展示.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
古代五月初五为女儿节 女孩戴石榴花佩五彩丝线
古代也有妇女节,而且,古代有三个“妇女节”。古代的人们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称为“女儿节”,这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妇女节。每到五月初五这一天,女孩子被装扮得格外美丽娇俏,花枝招展。而且,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给自己家的女孩戴石榴花,红艳艳的石榴花插在妙龄女孩乌云般的青丝间,十分俊美。还有的人家用...

举报投诉方式:电话: 邮箱: 接受色情、低俗、侵权、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

版权所有:日历Copyright ©

滇ICP备2023005770号-156 All Rights Reserved